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补充银行中长期流动性 4月MLF料超额续做 向银行体系补充中长期流动性!

补充银行中长期流动性 4月MLF料超额续做 向银行体系补充中长期流动性

时间:2025-05-10 01:11:11 来源:文澜云栈 作者:探索 阅读:352次

  央行开展4月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的补充日期临近。业内人士预计,银行月央行或通过超额续做MLF的中长方式,向银行体系补充中长期流动性,期流支持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动性突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料超信贷支持,以宽信用支持经济回升。额续

  4月1500亿元MLF到期

  数据显示,补充4月将有1500亿元MLF到期。银行月从影响因素看,中长4月MLF超额续做的期流可能性较大。

  东吴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李勇表示,动性受缴税和财政支出季节性因素影响,料超财政存款呈现“季初增加,额续季末减少”的补充特点,4月财政存款将收回流动性约5800亿元。同时,4月是缴税大月,若因缴税令流动性出现收紧,不排除央行超额续做MLF的可能性。中泰证券研报也认为,考虑到4月面临一定的流动性回笼压力,不排除MLF超额续做的可能。

  除上述因素外,从资金利率角度看,本月MLF亦有超额续做的可能。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考虑到3月降准已补充相应长期资金、信贷节奏趋于平稳以及财政因素扰动相对有限,资金面所面临的制约因素或有所减退。央行或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微调,比如超额续做MLF等,以维持DR(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以利率债为质押的回购利率)运行中枢基本不变。

  “从过往经验来看,历年4月央行都有意呵护流动性平稳。”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说,考虑到央行已在3月降准,预计4月货币政策操作主要通过MLF进行中期流动性投放,规模可类比2月和3月超额续做情况。

  利率是否调整引热议

  MLF利率自2022年8月调整后,已连续7个月“按兵不动”。在近期部分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背景下,4月MLF利率是否调整引发市场讨论。

  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分析,当前时点,存款利率的变化是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所带动的,并不等同于货币政策取向出现了变化。近期DR007(银行间市场7天期债券回购利率)一直紧密地围绕着OMO(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波动,没有政策利率下调的前兆。

  在张旭看来,当前信贷增长势头良好,企业贷款利率呈稳中有降态势。此时下调MLF利率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不高。中长期来看,MLF利率会趋势性下降。

  不过,降低MLF利率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表示,参照历史经验,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情况下,央行货币调控的宽松窗口不会关闭。

  “考虑到当前信贷增长可持续性仍面临一定压力,因此,适当调降政策利率,引导市场利率继续下行,进一步激发居民和企业有效融资需求,仍具有必要性。”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此外,结合外部因素看,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即将结束加息。

  以宽信用支持经济回升

  当前形势下,以宽信用支持经济回升成为共识。专家表示,着眼于支持经济整体好转,以及满足市场主体较快上升的融资需求,未来一段时间,信贷投放会处于偏强状态,银行体系需要适时补充中长期流动性。

  因此,稳健的货币政策需持续发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突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以宽信用支持经济回升。

  董希淼认为,应综合运用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长短结合、量价并举,有效调节市场流动性和利率水平,将流动性更加精准地滴灌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相较于总量政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被寄予厚望。张瑜表示,在MLF利率、7天期逆回购利率、LPR不动的情况下,政策支持的行业或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实现定制“降息”。

标签:银行|流动性责任编辑:陈子汉 陈子汉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宿马园区“二次创业”再出发 奏响大干快上“奋进曲”
  • 中央媒体赴赣州学习调研活动启动
  • 《假冒“星巴克”被索赔2100万元》追踪:巨额赔偿性消费公益诉讼案宣判
  • 湖南召开网络直播营销消费者权益保护推进会 为网络直播营销把脉问诊
  • 王者荣耀米莱迪机械军团制霸新思路拆塔流进阶打法实战技巧深度解析
  • 超市服务消费调查结果出炉 六大方面令人不满意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一起投诉 两面锦旗
  • 二手车行隐瞒实际里程数 被判“退一赔三”
推荐内容
  • 春节假期我市消费市场平稳运行
  • 上海:教育培训仍是上半年消费投诉热点
  • 上海市消保委叫板“开机广告关不掉” 上海电信表态将上线一键关闭功能
  •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河南三门峡:学党史、守初心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上半年广东涉疫消费投诉下降 新能源汽车纠纷增多